top of page

2016 Mini-MOOCs Collections

國族認同在台灣 — 起爭議之前,先認識自己


本課程包含六段影片,從身邊具體真實的社會現象,討論到較抽象的社會科學學術論述,簡介台灣社會面臨的國族認同議題,並試圖指出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如何剖析並重新認識自己的國族認同。從社會調查、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與歷史學的各個角度切入,學習者將認識國族認同的基本概念、心理架構內含以及此議題在台灣的特殊性。

整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回到學習者自身,讓每個人可以完成一段國族認同的思辨小旅行,認識自己內心的認同,回溯、梳理與探清自身認同的內涵及發展史,並與台灣歷史及近期的社會變遷動態做參照。

 

課程特色

  • 問題導向的課程設計,跳脫單向的知識理論傳達

  • 仍以學術知識為基底,不因社會議題的爭議性而過度渲染

授課對象

具備高中基礎的歷史學知識,但對此議題的理解仍模模糊糊、涉入未深的台灣大學生;當然,若你已抱持清楚、堅定的立場,也歡迎一起分享學習。

學習預期目標

學習者能夠藉此課程思考具爭議卻切身的社會議題。並且,認識自己在歷史、國際政治、族群與世代更迭中的時/地/關係脈絡中的位置,啟發自身對國家/民族議題的省思,開始理解自己究竟是誰、屬於什麼──以及什麼樣的──集體。

Mini-MOOC 國族認同在台灣

第一講:體現在真實生命中的國族認同問題

(請連結 Youtube 觀賞其他講次)

課程架構

  1. 「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2. 社會時事中隱藏的認同議題

  3. 思辨地圖作業導引

  4. 身體力行,小型調查

從社會調查看國族認同

  1. 社會調查的資料結果呈現

  2. 問題、問卷設計的藝術

從心理學看國族認同

  1. 社會認同理論

  2. 認知/情緒/行為三面向的心靈架構

  3. 國族認同經驗書寫作業導引

從政治/社會/歷史學看國族認同

  1. 國族的基本概念定義簡介

  2. 台灣國族認同爭議的起源與發展

國族認同的「動態」

  1. 敘事與認同,競爭的敘事

  2. APC模型

總結

  1. 重申課程目的

  2. 結語

為何選用此主題?

知識的學習能不能與社會議題結合,甚至以議題為主軸?課程能否與時俱進,貼近社會脈動,以引發學習者的興趣?我在這次的展覽籌備中,首先思索著這樣的問題。國族認同遠遠不只是政治主張的宣稱,更涉及了記憶與社會認知架構等等心靈的深層內裡,從基礎學術的角度切入台灣複雜且動輒引發高張情緒的認同議題,無疑是有意義的。我試著把過去回顧過的文獻整理起來,並擱置一些情緒高張的雄辯論述,試著建構一種鼓勵批判思考、探索自我和回溯經驗的氣氛,完成一套讓我們在踏入人與人、社群與社群之間的論爭前,便已為自己梳理清楚的想法,於是這堂課就這樣發生了。

學習活動設計理念

不只是知識理論的傳達,啟動學習者的思考與自我思辨更至關重要。

課程主軸圍繞有爭議的社會議題,學習活動首先希望學習者離開社群網路或報章雜誌那些熱血激昂的論述,回頭望向自己的身邊。以做一個簡單的社會調查為餌,藉機和身邊的人談談,先切實理解人們對這個議題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再來,則是與自己的對話。學習者將在學習活動中回溯自身過去的國族經驗,並以課程提供的分析架構去辨認和重新體會這些經驗。整趟課程中,學習者可能會萌生一些零碎的、未免一閃即逝的思考和念頭,而這些碎片卻是思辨之路的珍貴寶藏;因此,藉由建立一個心智地圖,把任何時候想到的相關想法記錄下來,標上不同想法之間的關係,期望學習者最終能完成一篇屬於自己的思辨地圖和論述模式,而非不斷沿用、借引知識英雄或意見領袖的論述,卻缺乏來自自己生命經驗與思考歷程的觀點。

課程 Q&A

Q: 以社會議題為主題,會不會有立場偏頗的問題?

A: 我以誠實的態度面對這門課程和這個問題,不會刻意揀選有利特定立場的資訊,或煽動或宣揚特定立場,但也不能保證立場超然獨立──因為世界上沒有那種東西。

課程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2、1998、2003、2013)。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取自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srda.sinica.edu.tw/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229。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載於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原作者:Anderson, B.)(頁5-28)。台北:時報。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 1919-1931〉。載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 43-110)(臺北:新自然主義)。

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原作者:Anderson, B.)。台北:時報。(原著出版年:2006)

李美枝、李怡青(2003)。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38。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莊佳穎(2006)。國族主義的再寫──崛起於每日實踐生活現場的台灣(人)國族主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169-201。

陳儀深(201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131-169。

黃囇莉(2007)。M型政黨 vs. 鐘型意識─台灣國族認同之意識型態及其心理基礎。中華心理學刊,49,451-470。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一九七零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Amir, Y. (1969). Contact hypothesis in ethnic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1(5), 319.

Brewer, M. B. (1996). When contact is not enoug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3), 291-303.

Gaertner, S. L., Mann, J. A., Dovidio, J. F., Murrell, A. J., & Pomare, M. (1990). How does cooperation reduce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4), 692-704.

Gaertner, S. L., Rust, M. C., Dovidio, J. F., Bachman, B. A., & Anastasio, P. A. (1994). The Contact Hypothesis: The Role of a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on Reducing Intergroup Bias. Small group research, 25(2), 224-249.

Huang, L. L., Liu, J. H., & Chang, M. (2004). ‘The double identity’ of Taiwanese Chinese: A dilemma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rooted in history.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2), 149-168.

參展人介紹

即將進入台大心理所社會心理學組就讀。平常打棒球、看電影、閱讀。沒有守過棒球場上全部的九個位置。

跨領域合作是心理系的必備技能,相信 MOOC 對教育、知識的解放,輔以創新的學習活動設計、為線上學習量身訂做的內容等特色,能有效提供跨領域知識的基礎。

林義宏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四年級

 

Question: 本 mini-MOOC 的學習活動(作業)特色為何?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